『石岡』一日遊路線:
土牛客家文化館(土牛劉屋老夥房百年麵包樹、水缸)、土牛國小-->梅子社區五分車站懷舊公園-->東豐自行車綠廊-->石岡水壩、獅子亭-->日式穀倉-->石岡鵲橋、情人木橋、食水嵙休閒園區
--
在『921大地震』11週年之際,
我忽然很想到災區走走,
看看聽說復健得很健康的災區。
台中縣石岡鄉是我最想去的,
因為石岡是『客庄』,對有一半客家血統的我來說感覺特別親切,
加上石岡的距離是騎著我們的小黑可以到達的地方! :D
所以前一天才計畫,
隔天一大早我跟阿欽就已經在石岡了! ^^
(p.s.這篇遊記有點長喔,請發揮"耐"心看完! ^^")
第一站土牛客家文化館,
原本是劉屋老夥房(土角厝合院),
建於嘉慶年間,劉家子孫在這兒已生活兩百多年,
是石岡32夥房之中,歷史悠久、最富大埔客家特色的夥房,
也是石岡客家墾拓史的重要象徵,
卻毀於921地震 ~"~,同時還有很多人傷亡......
921後,劉家族親跟相關單位通力合作,
在劉家老夥房原地仿原貌重建為『土牛客家文化館』,
成為公共的休閒文化新據點。
充分展現客家人不怕困難用力打拼的硬頸精神!
入口處:可以看到現在幾點 XD。
對面是熱鬧的土牛社區活動中心跟土地公廟。
一進入會看到一棵超過一百歲的龍眼樹,
早期的客家居民會種樹來當屏障,環抱居住空間,
而劉家人採收的龍眼可以出售,
也會用來做客家美食『桂圓米糕、桂圓酒』等等,(突然好想吃喔 :P)
功能多多! ^o^
夥房前面是一個半月池,
客家夥房正門前方幾乎都會有,我們在石岡就看到好多個,
半月池在風水上有『聚氣納財』的說法,
也可以救火災、養魚、養鴨,
我們去時正好看到有人拿一大袋土司邊來餵鴨,
鴨鴨們吃得好嗨 :p。
池畔有這個館誌,
說明土牛客家文化館是個生態文化館,活的博物館,
保留劉屋同時希望來參觀的人能因此多了解生命力旺盛的大埔客家文化內涵。
主體建築以文化館來說不大,
但以家族夥房來說還真大耶!
斜前方有個涼亭,
被規劃為吸菸區,幸好我去時沒人在抽,不會吸到二手菸,ㄎㄎ。
夥房正門:古色古香~
夥房包括劉啟成公廳、章喜廳、章仁廳、章職廳、章崧廳。
劉啟成公廳是祖房,佈置充滿客家特色,
有許多祖先牌位(不奉神明),劉家子孫現在還是會常來。
我站的地方是章職廳外。
章職廳裡面在介紹石岡的家族故事,石岡有七大家族,劉家是其中一家,
而劉章職是劉啟東的次子,
生於清乾隆60年(西元1795年),卒於清咸豐2年(西元1852年),享年58歲。
劉章職有個『仗義卹鄰』的封號,
據說當時大甲溪從樸仔口到東勢角,這一段水路沒有橋樑,
村民渡溪都要靠私人的船筏引渡,
也因此船夫們經常漫天要價,造成居民的不便。
清道光13年間(西元1833年)某一天,
有十八個少女渡河時,因船伕戲侮,女子不願被欺,憤而投溪自盡,
這件事震驚地方,幾乎造成械鬥。
劉章職先生出面調停,才平息此事。
爾後劉章職提議設置『義渡會』,
彰化縣正堂李廷壁嘉勉他的做法,出銀百兩贊助。
義渡會以購田所獲僱用船夫,免費渡送往來行人。 (跟苗栗塭內類似)
成了一大佳話!
下面這張圖就是擷取自廳內這個故事的動畫影片,
畫得很可愛,只可惜有個小缺點,配音人口條不太好Orz|||。
其他廳則分別介紹石岡景點、大埔原鄉生活等等。
客家話簡介與教學。
客家族群歷史、分布、服飾與日用品。
還有展示古早的物品。
客家人的傳統樂器,
我喜歡這樣的展覽方式,
牆壁上插畫跟樂器結合好有創意!
多媒體互動裝置,
阿欽在玩記憶遊戲,分數似乎不高,噗,
但他說是螢幕接觸不良害的 XD。
我也來玩小遊戲~
對了對了,提醒愛收集印章的捧友,這兒也可以蓋紀念章喔!
還有『石岡人』的社區報可以拿~
內部參觀完畢,出來合照,陽光好強,
話說右邊那位先生有沒有那麼沒活力啊?!(其實我也有點想睡 XD。)
往後走,在夥房章仁廳的後面有個古井,
這井的地下水是劉家住戶的用水來源喲!
古井旁有一棵也有百年的麵包樹,
阿欽先發現後興奮地叫我去看,
『好大好茂密的樹啊!』平常真的很少看到這樣的樹呢!
(超適合光著腳丫在樹上唱歌,呵呵~~)
葉子比臉還大!
而且是我看過厚度大小最適合當『扇子』的葉子! XD
聽說這棵麵包樹921時根部受到損壞,
葉子萎小,麵包果也長得不好,
經過幾年的休養,才漸漸恢復原來的樣子。
我們能看到健康的麵包樹真是太幸福了! :)
禾埕的大水缸也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有上百年歷史的紫砂水缸不幸地在921破碎,
主人非常心疼,
於是努力想辦法一片一片拼湊回來,
好不容易才復原,
現在是土牛客家文化館的寶貝。
(館中有播放水缸修復過程的影片)
有沒有看到裂痕啊?
雖然外觀不完美,想到背後的故事卻讓我特別感動,也覺得特別美。
繞了一圈也累了,
阿欽發現飲料自動販賣機裡有他最愛的沙士,
興奮地投一罐喝,
看他享用沙士開心的模樣感覺沙士好像是他本站最大的收穫= ="。
離開時照舊留個足跡,嘻!
土牛客家文化館旁有歷史悠久的土牛國小,(我覺得校名很可愛,)
921震毀了大部分的校舍,
不過重建後的校舍風格非常獨特!
環形的校舍主體,採光很棒,
好有設計感!讚!
在這裡讀書的小朋友應該很快樂吧?!
離開土牛,我們繼續往第二站梅子懷舊公園出發,
看到梅子景觀陸橋轉進去就對了!
石岡這的主要道路是條蠻普通的大馬路,
但進入交叉的小巷都會發現別有洞天,
有許多很舒服的鄉村風景與充滿特色的小社區。 :)
梅子社區就是個很有自己風格的社區!
其中一家民宿非常有特色,(有機會應該來住一晚~)
社區總體營造感覺做得很不錯!
沿著指標走一小段路就會看到被植物環繞的梅子懷舊公園,
小小的公園裡面有個可愛的五分車!
對面還有個籃球場。
歡迎來到梅子車站~
這本來是梅子社區的活動中心跟托兒所,
因921斷層經過而倒塌,也沒辦法再蓋建築物,
為了不讓這塊地荒廢,
社區居民就把這重新整理成公園,
並以曾經經過這附近的『五分車』為主題,吊來五分車,打造月台,
重現五分車行駛的懷舊氣氛。
我好喜歡這種超復古的傳統小火車! >///<
可以進去偽裝車長,喔耶~
『出發囉!』XDD
最了不起的是,
公園內的景觀佈置幾乎都是『廢物利用』,
把倒塌的一些建材再利用,
環保又非常有意義!
園內植物也都有人認養,
我好欣賞梅子社區喔~~
感覺得出居民凝聚力很高!
梅子懷舊公園展現了重生的力量,
讓人們相信災後也是可以充滿希望! :D
補充一下,
公園裡野狗很多,
但他們都不會靠近人,
所以不用太驚! ^^
石岡隨處都可以看到自行車道,這自行車道叫『東豐自行車綠廊』,又稱東豐綠色走廊,
東豐自行車綠廊從豐原到石岡到東勢,
全長共12.4公里,石岡鄉內路段約有6公里,
來回騎完要兩個小時左右,(我這懶人好像沒騎過那麼久腳踏車@@",)
是全國第一條由廢棄鐵道改建為自行車道的腳踏車專用道,
來這兒騎腳踏車的觀光客非常多!
自行車道沿途有不少景點,騎一騎還可以下來玩超讚的!!
石岡東勢隨處可見自行車標誌或相關裝置藝術~
順道一提,
石岡這兒的景點標誌都很清楚明確,不用害怕找不到,
是個積極經營觀光的鄉村!
非假日從早開始就看到好多人在騎腳踏車、協力車,
好不容易抓到都沒車的時機跑到自行車車道拍一張今天第三站的紀念照 XD。
對了,晚上也可以騎喔!自行車道有照明設施!(sweet)
第四站石岡水壩就在東豐自行車綠廊沿線旁。
大甲溪下游的石岡水壩,
921時因為正好位於車籠埔斷層帶上,
造成第15到18道溢洪閘門斷裂受損,陷落約五公尺,壩體斷裂、操作系統破壞,無法攔截溪水,
受損嚴重。
直到民國93年才規劃整修完成,
並闢了地震紀念公園。
也算是因禍得福成了熱門的觀光景點。
園區內有展示一些921相關照片。
看得出壩體損壞有多慘重 :(。
壩上非常寬敞,可以上去走走,觀賞風景,
不過要小心眾多蜜蜂、蜻蜓攻擊Orz。
鴿子先生好悠哉~
水壩附近的自然景觀保存得很完整,
兩岸的風景真的很棒呢!綠油油的山~ *^^*
園區還有測風向器(?)。
當然少不了腳踏車停車位~
跟土牛客家文化館廁所貼一樣的心情小語,石岡真有趣!哈。
石岡水壩有個『獅子亭』,
是以前石岡人聚會的場所,
很多活動都在這兒舉辦,
對石岡人來說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
我在獅子亭陪幼稚阿欽玩躲貓貓,
噗,柱子很大很好躲 XD!
告別石岡水壩,我們來到第五站穀倉,
看到這個左轉就會看到穀倉了!
石岡穀倉是日式的穀倉,具有碾米工廠的功能(題外話我外公家以前也是做碾米的喲 ^-^),
興建於日昭和17年(西元1942年),
到現在有60幾年囉!名列台中縣八大歷史建築之一,
有三層樓高,外型非常獨特,且不破舊,『我愛這種美麗的木屋!!』
在921只有點小損傷,顯示傳統建築充滿智慧,
而地震的契機,讓原本計畫拆除的穀倉逃過一劫,
得以保留並整修成為重要的文化觀光景點 ^^。
*引用網路資料:
穀倉所代表的地景意義相當重要,顯示著石岡在以往有大量的稻穀生產而有倉儲需要,但是隨著時代的更迭,石岡的稻作只在九房村山下的兩三片稻田,而其他的幾乎消失。今日在石岡隨處可見的是高經濟價值的水果栽種,然而,稻米才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基本作物。石岡穀倉的保留,除了記錄石岡稻作的輝煌年代之外,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更是要我們反思現今的發展結果。
這其實是我第二次來,
還是進不去Q_Q",
好好奇裡面是什麼樣啊?!
白天看起來不怎樣的招牌,晚上會變超亮喲!
古農倉還有客棧!?
涼亭內有很多桌椅可以休息 ^____^。
穀倉外有些古早味玩意兒,
種了綠色植物的大甕、石臼......
還養了台灣蓋斑鬥魚,客語叫『塘皮辣』,
是消滅登革熱的最佳環保魚!更是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魚類,
跟美好有機農場復育的是同一種。
玩了一天,第六站最後一站我們到鵲橋與情人木橋逛逛,
鵲橋是東豐自行車綠廊跨越豐勢路的自行車專用路橋,騎腳踏車過馬路也很安全!
更是東南亞最長的自行車專用路橋,厲害吧?
可以從鵲橋騎去情人木橋散步 ^^~
情人木橋位在食水嵙休閒園區,
這木橋也不簡單,
是遠東最長的景觀木橋,橋長40公尺,
最驚人的是沒有橋墩,
而且具有七級以上的防震性!
情人木橋旁邊石農廣場還有小木屋與全國最大的水車,直徑9公尺耶。(照片糊了實景比照片漂亮啦|||)
也有人在養蜂,可以品嚐蜂蜜,
還可以坐下來喝咖啡~
來這裡走走真的很不錯(如果你不怕被閃光閃到的話XD)!
我們待了大概一小時,
心滿意足,準備回家~
石岡,一個美麗純樸的客家農村,處處是美景!
不仔細看根本不會發現曾經受過大地震那麼強烈的摧毀,
真的是小旅行很好的選擇,一天下來,我已經愛上這兒了!
下次我還要再來! ^口^
--